研究表明,某些负责色觉的神经细胞回路是人类独有的。色觉领域的研究发现了新的证据,表明与猴子相比,人类有能力检测更广泛的蓝色色调。据研究人员称,"在人类视网膜中发现的独特连接可能表明最近的进化适应性,即从眼睛向大脑发送增强的色觉信号"。他们的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生物结构系的代理讲师Yeon Jin Kim和教授Dennis M. Dacey领导了这个国际合作项目。
与他们一起工作的还有Dacey实验室的Orin S. Packer;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的Andreas Pollreisz;以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拯救视力研究所的实验眼科教授Paul R. Martin和眼科及视觉科学副教授Ulrike Grünert。
科学家们比较了人类和两种猴子--旧世界猕猴和新世界普通狨猴视网膜中传递颜色的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现代人的祖先在大约2500万年前与这两种其他灵长类物种分道扬镳。
通过使用一种精细的微观重建方法,研究人员希望确定与色觉有关的区域的神经线路是否在这三个物种中保存下来,尽管它们各自采取了独立的进化途径。
科学家们研究了视网膜凹陷处的光波检测锥体细胞。这个小凹点上密布着锥体细胞。它是视网膜的一部分,负责看清重要细节所需的敏锐视力,如页面上的文字或驾驶时的前方情况,以及色彩视觉。
锥体细胞有三种敏感度:短、中、长波长。有关颜色的信息来自于处理不同锥体类型信息的神经回路。
研究人员发现,在人类中发现的某种短波或蓝色敏感的锥体电路在狨猴中是不存在的。它也与猕猴中的电路不同。根据早期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色觉模型,科学家们在人类色觉的神经细胞连接中发现的其他特征是没有预期的。
对编码颜色感知的特定物种、复杂的神经回路的更好理解,最终可以帮助解释人类特有的颜色视觉品质的起源。
研究人员还提到一种可能性,即哺乳动物之间在视觉电路方面的差异可能至少部分是由它们对生态位的行为适应所形成的。狨猴生活在树上,而人类则喜欢居住在陆地上。例如,在森林中变幻莫测的光线中发现成熟水果的能力,可能为特定颜色的视觉回路提供了选择优势。然而,环境和行为对色觉回路的实际影响还没有被确定。
研究人员指出,更广泛地说,在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和信号水平上对神经回路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帮助回答许多其他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阐明神经电路设计的基本逻辑,并深入了解进化如何改变神经系统以帮助塑造感知和行为。